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张枨
3月22日,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的气象信息通气会上获悉,2023年,内蒙古气象部门将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安全气象服务需求,发挥部门科技人才优势,提升农牧业气象服务智慧化、精细化服务能力,做好从春耕春播到秋收期的“全链条”伴随式农业气象保障服务。
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王鹏飞介绍,在具体的工作抓手方面,内蒙古气象部门将做好以下四项工作:
进一步强化网格实况、智能网格预报、卫星遥感和农牧业生产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,持续开展分区域、分作物、分时段、分灾种的气象保障服务,提升农牧业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。
优化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功能,提升农牧业气象服务产品自动化、智能化制作能力;融合农户反馈的生产信息、网格实况、智能网格预报、服务指标等数据,提升为注册农户提供针对性、个性化、智慧化农牧业气象服务水平。
联合农牧部门推广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服务技术,开展大宗作物和特色作物分品种的精细化农牧业气候区划。
联合农牧部门进一步拓展分作物、分灾种的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产品种类,持续做好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