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青海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:过去一年,青海粮食种植面积、产量实现“两增”、化肥农药“双减”明显,这“一增一减”的背后透露出青海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强劲有力。
抓生产保增长,农牧业丰产丰收。过去一年 ,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发力,战疫不误农时,防控不误生产。播种各类农作物851.72万亩,较2019年增加16.05万亩,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,其中粮食作物435.05万亩,总产达到107.42万吨,增加1.88万吨,粮食产量再创新高。油料总产近30万吨,蔬菜总产达152万吨。畜牧业生产、销售“两旺”,年末牛羊分别存栏652.3万头、1343.5万只,分别增长31.9%、1.3%;牛出栏189万头,增长27.6%;羊出栏774万只,略有下降。牛羊肉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,养殖主体增收明显。
青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,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。以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引领,青海抓示范求创新,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,推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。化肥农药“双减”明显,完成试点300万亩,化肥、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18年减少40%和30%以上。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利用率显著提高,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9%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.5%,提前一年实现国家目标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%,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90%。
与此同四,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,可追溯县扩大到30个,2.9万个养殖场、合作社的牛羊佩戴耳标200余万枚,有机监测认证草原面积达到7327万亩。循环发展步伐加快,完成轮作休耕试点50万亩,粮改饲面积扩大到62.98万亩,草畜联动、以草定畜,饲草产业蓬勃发展。渔业资源保护持续推进,长江流域青海段禁捕和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鱼全面启动,增殖放流各类珍稀鱼苗1795万尾,全省冷水鱼产量达到1.83万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