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中旗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“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品牌强农”战略,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多点发力,精准施策,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,全旗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强举措 精施策 驱动农牧业提质增效
绿色是中旗发展的底色和招牌,生态是中旗最大的潜力和优势。2019年,中旗重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,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,打造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。围绕“灌区、牧区、山旱区、城郊区”四个不同发展区域特点,着力从粮油、果蔬、中药材、乳肉绒渔等6大产业上突破,着力从拓展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上挖掘农牧业多种潜力,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。在配套完善百万亩牧园综合体、海流图万亩田园综合体、苏独仑万亩花生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上,新建10个田牧园综合体,分别是:德岭山镇四义堂乌镇、乌加河镇联丰、石哈河镇格日楚鲁和牧羊海4个田园综合体,呼勒斯太、巴音乌兰苏木乌兰格日乐、甘其毛都镇图古日格、川井苏木萨如塔拉、新忽热苏木哈太、温更镇巴音乌拉6个牧园综合体。
此外,围绕“生产、生态、生活”三生共融,中旗积极加强产业发展、生态环保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等各类项目整合,统筹推进田牧园综合体建设。温更镇阿拉腾呼少嘎查二狼山白绒山羊、德岭山镇苏独仑嘎查花生入选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,将这两个国家级“一村一品”村镇作为模范样板,规划创建99个农牧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,其中种植业方面41个、养殖业方面52个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地6个,进一步增强园区基地的带动辐射功能。
提品质 树品牌 农牧业品牌化建设不断提升
优质才能高效,品牌才是效益。目前,农牧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中旗大力发展农牧业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引擎。按照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“十大行动”和市级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发展战略,目前,中旗已完成新认证无公害3家企业6个产品;推荐上报旗内3家企业11个产品为第三批“天赋河套”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主体;2019年新申报绿色企业1家,无公害生产单位5家、名优特产品3家、地标标志产品1个。已建成标准化乡镇站4个,从源头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乌拉特羊肉推介会暨“百人百羊”定制活动、“天赋河套”周年庆典展会等,成功建设“乌拉特礼物”旗舰店,进一步激发了地域品牌的高附加值,促进产销衔接。
同时,中旗的食品农畜产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通过自治区“双认证”,为创建质量安全旗县、做好“三品一标”、“天赋河套”品牌推广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抓改革 促发展 激发农牧业内生活力
中旗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,探索创新构建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,通过加强组织领导、加大资金投入、完善政策措施,企业与农牧民已从单一的供收合同关系,逐渐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,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、农牧业增效,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,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,增强了其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。
目前,中旗已创建乌拉特肉羊、二狼山白绒山羊等3个产业联合体,培育扶持1979家社会化服务组织,不断提升9家龙头企业,20多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,301户家庭农牧场、66个肉羊规模化养殖场,627个农牧民专业合作、956户新型职业农牧民带头人的发展层次和带动能力,在标准化生产、技术创新、质量安全、市场开拓、品牌创建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共联结农牧户15079户,占全旗总农牧户的57%;带动农牧户年均增收12030元。目前,全旗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1.6亿元,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%以上。
:农民日报
实习编辑:徐嫣璐
校对:刘曼容
审核:马若晗